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调研 > 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07-23 00:00 来源:admin 点击数: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芜湖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开展创业富民、工业强市、三产兴市行动,积极引导和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今年2月省发展民营经济大会以后,我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皖发〔20137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贯彻,推进落实。芜湖市工商联也立即行动,自3月初以来,组成三个调研组,分别由党组书记冯建、副主席蔡少安、方勇带队,深入各县区工商联、各行业、异地商会以及部分会员企业进行调研。深入调查了解各县区工商联、各行业、异地商会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大会、《意见》精神情况;了解当前会员企业生存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倾听企业的呼声和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营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

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呈现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结构优化、贡献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是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型市场主体135406户,其中民营经济实体130962户,占总数的96.7%,其中私营企业26001户,外商投资企业530户,个体工商户103608户,农村专业合作社823户。去年,新增私营企业4243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0551户;万人拥有私营企业数67.8户,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数270.2户;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4.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入库税金203.6亿元,占全市入库税收总额280.9亿元的72.5%,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8.8%

二是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18家,其中民营企业1519家,占规模企业总数的88.4%;规模工业企业产值超十亿元的71家,其中民营企业47家,占总数的66.2%;产值超百亿元的3家,其中民营企业1家。涌现出恒升机床、顺荣汽配、金牛变压器等一批成长较快、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

三是民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带动效应明显。精诚铜业和鑫龙电器快速成长为上市企业,双鹤药业成为华东重要的药业输液生产基地,孙村服装产业园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服装产业示范基地,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成为国内最大的第四代世界主题公园等。我市民营经济正在向规模化、高新化和集群式方向发展。

四是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去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47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89家,占全市比重达90%。民营企业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5项,申请专利2869件,授权专利2058项。一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典范,鑫龙电器公司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鑫科新材料公司被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特种航天电缆公司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去年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99亿元,实现利润29.4亿元,户均分别达到27647万元、1017万元。

五是农村民营经济组织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全市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3家,其中省级以上52家,国家级3家。培育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8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23家,比上年增长42.14%;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6家,市级95家;涌现出500亩以上种粮大户131户,其中千亩以上种粮大户44户。

六是民营经济成为带动创业、促进就业的主渠道。我市大力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着力营造全民创新创业的氛围,出台了财税支持、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创业领域、落实金融扶持、减免税负、降低社保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等各种政策举措,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设立市创业扶持资金68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和发放额居全省首位,排名全国创业型试点城市前15位。全市累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0.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5%。去年全市新增就业8.5万人,新增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0.0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2%。加强创业指导培训,组织开展新技师、农民工、高级工、企业人员技能培训29273人,发放技能培训补贴资金1043.3万元。

七是民营企业基本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全市共建有各类企业党组织2330个,其中单独组建的党组织1415个,联合组建的党组织915个,企业新建党组织1323个,覆盖独立法人非公企业10064户。民营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达94.3%,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1209个,已建立党组织97个。

二、当前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市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一是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受全球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和经济刺激政策影响,从而导致严重的通货澎涨,致使很多大宗物资、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高达30%80%。国家新的劳动法的出台后,劳动力成本也大幅上升30%50%,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成本陡然大幅飚升。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市场需求低迷萎缩,生产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间为获得订单不惜竞相压价,利润空间受到很大压缩,企业生产平均利润不到5%,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大民营企业尤其是竞争力较弱的小微企业更是感觉生存发展形势严峻。

二是企业资金严重短缺,融资困难成本较高。2008年,国家投放四万亿,实行经济刺激政策。由于受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以及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性估计不足,很多民营企业纷纷上项目,铺摊子,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而自去年以来,为了遏制通货澎涨,央行不断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货币流动性逐步收紧,银行限期催贷,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也大都采取了只收不贷的经营策略,从而致使很多中、小、微企业资金链严重短缺,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虽然一些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民间借贷等形式,解决一部分融资问题,但银行利息一般在1分以上,民间融资高达23分,融资成本过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匮乏。目前我市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从事的都是二、三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较差。特别是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中小微型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主要靠增加投入和铺设新摊子以实现外延式扩张。在产品结构上,存在资源性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专利产品、自主开发产品少,抗风险能力很弱,一旦遇到如国际金融危机、行业波动等外部环境变化,或出现企业自身管理不善、资金链短缺等内部问题,往往摆脱不了被挤压、淘汰的结局。

四是劳动力供需失衡,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近年来芜湖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大批外来企业,随着一批用工量大的企业相继落户和投产,很多企业反映人才需求缺口很大,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不仅缺乏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也缺乏机械、电气、财务等专业性技术人才,而且一般技术熟练工人也明显不足,就连招聘普工、辅助工都很困难,从而导致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开工不足。中、小、微企业大都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人才引进尤为困难。有一些人才,由于薪酬、待遇和自身发展受限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引进来也难以留住,高精尖科技人才、高级技工尤为缺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企业管理不规范,经营理念保守、落后大多数民营企业主在经营管理上主观随意性较强,家长作风比较明显,观念上保守、落后,不放心外人管理。在经营管理上较为粗放,主要沿袭家族式管理、家长式决策的传统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在传统行业或小微型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没有形成。有些中、小、微企业主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知识更新,在思想上存有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保守思想,把企业办到一定规模后,不愿再扩大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

六是中小企业用地困难,小微型企业更是一房难求。用地指标大都给了大型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本地中小企业基本申请不到,尤其是小微型制造业企业工业厂房更是一房难求。工业园区土地存量较小,加上基础设施投入跟不上,有许多项目在园区外等地,用地手续繁杂,不仅报批时间长,而且增加了测量评估等费用,土地开发成本越来越高。随着国家对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土地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部分中、小、微企业在工业园区已落户多年,当地政府以多种理由推诿扯皮,或拿不到土地证,或办不下来房产证,给企业抵押融资带来很大的困难,企业主反响强烈。

七是税费负担较重,企业赢利水平很低。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我市中、小、微型制造业企业利润率平均不足5%,大家普遍反映当前国家制定的税率较高,企业纳税总额往往高于赢利水平。我市民营企业的收费项目虽经多年的清理和规范,目前项目仍较繁多,主要有:水利基金、污水处理费、环保排污费、环保检测费、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费、安全设备检定费、工商行政注册费、河道堤防工程维护费、生活垃圾处理费、避雷检查费、工会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地方教育附加费、文化事业建设费等14项,企业普遍反映不堪重负。特别是在2012年,一些县区税务部门为了完成税收任务,还要求企业提前预交巨额税款,更是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困难和运行成本。

三、企业主的呼声和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第一应建立统一的政策发布平台,保持政策信息通畅及时;第二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第三要采取“蓄水养鱼”的策略和更为倾斜的政策措施,尽可能地减轻各类税费负担,以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的成长;第四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使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

二是不断改善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建议由政府部门和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牵头,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在融资、结算、汇兑、转帐、资本运营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全面制定符合民营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估和授信制度,谋划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档案库,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建立信用基础。支持行业投资机构与金融机构联手成立担保组织,支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的,以民营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信用担保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构,为区域内、行业内、群体内的民营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帮助民营企业招聘吸纳人才。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商会组织作用,适时组织大型招聘会,为民营企业招聘人才和企业用工做好服务工作。各级政府应设立人才引进和培养基金,帮助民营企业加强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搞好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重点和优先安排民营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参与各类培训。鼓励支持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工作,并给予财政补贴政策,接收一个大学生或大专生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应参照上海、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由政府部门、工商联统一组织民营企业的老总到中央党校、国内外重点院校、知名企业进行学习培训考察交流,以帮助民营企业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保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大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要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激活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企业通过各类质量体系认证,新获得国字号和省级品牌称号的,以及对新认定为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的企业和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奖励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积极开发一批市场前景好、关联效应大、产业支撑强的新产品,加快差异化、高端化、科技化发展步伐。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本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建立产学研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五是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做精做强。建议由市、县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入股,组建股份制投资公司,对重点企业收购重组、上市融资、销售收入大户和纳税大户给予融资质保。集中力量发展一批技术先进、行业优势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集团,鼓励中小企业和小微型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支持民营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不断完善产权结构,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改造,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经营机制,努力促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走上现代企业之路。

                                   

2013417